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聚焦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强化产教融合战略,深化教学研究改革,以电气工程系为试点,通过精准对接需求、践行共育模式、开展项目式教学,促进资源融合、实现协同育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电气工程系通过深入调研区域产业需求,梳理技术需求及人才需求清单,明确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点,精准把握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2024年6月与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校企双方以产教融合基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学科竞赛、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未来合作路径和更加高效、创新的产教融合模式,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共谱校企合作共赢新篇章。
校企深度协同,全力推进校企共育模式。系室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全程参与实践指导、项目研发和毕业设计工作,将企业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引入教学过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产业认知度。同时安排学生深入企业交流实习,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和技术研发,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2024年9月,202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分别深入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昆山生产基地开展毕业实习,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电气工程系大力强化教学实践,2025年3月试点开展项目式教学,构建“学做融合”课堂教学新模式,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华清远见嵌入式技术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中,以校企合作课程为依托,以项目式教学为载体,将理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参与智能小车制作项目,各小组重点介绍项目创新设计内容,部分小组基于STM32嵌入式开发板,通过自主编程与硬件设计,实现了温湿度检测、水培液水质pH值检测等功能。此外,系里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教学内涵、提供实践平台,着力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和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