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發布了《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4-2025)》藍皮書。藍皮書披露,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總指數與上年相比有所提升,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舊金山。本市在數據要素配置力、數字產業引領力和數字創新策源力等方面表現優異。
藍皮書系統呈現了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研究顯示,北京市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在數字基礎設施、產業培育、市場建設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持續釋放新動能。
其中,北京聚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增強全國“人工智能第一城”實力。尤其是北京以“雙智”城市(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融合應用為全球智能交通與城市治理貢獻“中國方案”,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通過規劃引領、政策創新、多方合作推動技術研發與產業融合,打造全球自動駕駛產業標杆。
對於標杆技術,北京也形成了政策協同、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發展格局。在基礎軟件、腦科學、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持續攻堅,在關鍵技術領域構建自主可控的生態體系,提升數字經濟競爭力。
北京數字產業創新指數領跑全國,與粵、浙、蘇、滬並居第一梯隊,展現領先優勢與協同發展活力。這得益於,北京重視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人才培養與引進,加強政策保障,強化人才支撐﹔通過“一區一品”推動區域差異化發展,打造特色數字經濟板塊,積極引領京津冀地區以及全國數字經濟協調發展。
在數字經濟出海方面,北京通過建立便利化機制、完善口岸功能、創新監管保障模式等舉措,持續優化出海環境,助力企業拓展全球市場,形成開放共享的數字貿易生態。
近年來,北京傳統產業迎來數智化轉米乐智能科技型的提速期,以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融合重塑發展格局。藍皮書認為,北京通過算法、算力、數據要素聯動,賦能產業升級與制造業轉型,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提升,引領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
藍皮書披露,全球視角下,北京以創新、技術、基建、市場與治理為支柱,在推動數字技術普惠應用、完善數字包容生態、提升數字服務溫度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全球數字友好城市建設貢獻可復制的“北京方案”。
藍皮書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信通院、北京工商大學、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課題組完成,連續四年追蹤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與發展情況。(記者 曹政)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