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市民出行的温度计。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携手易华录持续提升信号调控技术手段,创新道路交mile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通管理模式,着力推进红绿灯“智控”能力建设应用,为城市缓堵保驾护航。
厦门交警以动态治理、量化考评“乱点-堵点-瓶颈点”为导向,持续增强“智控”能力,依托“信号控制实验室”,采用雷视检测器,融合互联网数据,深入研究低效点段交通运行规律,剖析问题根因,采用一路一策、务实灵活的“时空分割+联动”控制策略,形成符合点段特征的智慧红绿灯控制模式。
技术验证成功后,升级“交通信号配时中心”调控工具,完善运行管理模式,由点到面,形成从技术研究(实验室)到实践应用(配时中心)的新机制。
2024-2025年,厦门陆续推进东渡游轮母 港片区、环筼筜湖片区、南山路片区共31个路口的智能红绿灯控制试点建设。新技术新模式的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
在 “智能红绿灯” 建设过程中,易华录秉持 “技术创新、智慧驱动” 理念,打造精细化智能控制能力,依托实时交通感知数据与需求预测算法,通过 “区域 - 干线 - 单点” 三级联动控制机制,结合“自适应+感应”控制手段,动态调整信号配时方案。
精准划分饱和与非饱和交通子区,针对不同子区特性制定差异化控制策略,实现区域交通资源的高效调配。
依据区域整体控制策略,动态重组干线控制子区,同步生成兼顾通行效率、排队长度等维度的多目标优化方案,并利用快速过渡算法,达成方案1个周期快速切换,保障干线交通流畅性。
基于实时采集的交通流数据和需求预测算法,实现基础自适应控制方案生成与下发。信号机接收方案后,契合实时动态交通流变化,利用感应控制能力,同步动态调整绿灯时长,进一步提升单点路口的通行效率。
统一联网联控是打破信号灯 “各自为政”、实现区域交通全局调度、提升通行效率与应急响应能力的关键。
为推动信号控制标准化升级,厦门交警联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率先试点建设交通信号标准化联网联控平台,并邀请易华录基于《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 第2部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GA/T 1049.2-2024)开展信控平台对接工作。
目前,对接任务已顺利完成,成功实现全市1000余台易华录信号机与400余台其他品牌信号机的接入及试运行,厦门市统一联网联控正式步入新篇章,为后续标准化管控、区域交通协同调度、车路云建设奠定牢固基础。
实践出真知。厦门智慧红绿灯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并获得交管部门和市民的广泛认可。易华录将再接再厉,以创新务实的智慧红绿灯技术能力,与厦门交警一起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市民出行。同时,积极把厦门模式与更多城市缓堵实战相融合,助力城市交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