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协议、京蒙数据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联想集团城市超级智能体与IT制造项目、悟索智驾充电机器人等10个项目在大会现场签约,协议总投资规模达200亿元。
这些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研发、区域数据协同、智能装备制造、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等领域,为呼和浩特市进一步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夯实生态基础。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充分发挥区位、气候、绿电、网络、算力、政策、人才等优势,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加快构建“绿色算力—人工智能—智慧应用”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特色路径,开创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5年,我们已有中国石油、有孚数据、港城云联等15个重点算力产业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超过500亿元,预计2025年底可投用算力规模达12万P以上,建成投用包括火山引擎、并行科技、华著等不少于4个万卡级先进智算集群和华为、燧原等不少于3个万卡级国产算力集群。”近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郭菊颖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2025年,和林格尔新区将依托强大的绿色算力规模和算电、算网、算数协同发展优势,聚焦模型训练推理、低空经济、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与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合作,落地一批算力及人工智能企业项目,构建多元产业生态。
在和林格尔新区蒙马智能装备制造车间,年产6000台设备的智能产线已投入使用。
内蒙古蒙马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内蒙古交通集团第一家装备类实体制造企业,也是万帮数字在江苏省外第一家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运营、运维全产业链本地化。
“在新区多方面的帮助下,智能产线月份投入使用,新产线相比传统生产线%,大大帮助我们提升了生产效率。”该公司副总经理程小镇介绍。
这样的场景正在呼和浩特市多个领域上演: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后,乳制品行业研发人员能更加便捷地获得行业最新专利信息、高效获取解决研发难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一键生成预研报告快速了解领域全貌;内蒙古兰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一颗颗药粒在精密设备中封装成盒,生产能耗降低超过20%;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搭建的乳酸菌人工智能平台,能有效提高筛选效率,预计未来3到5年,最快能够实现24小时筛选10株菌株……
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5个国家级智能工厂、8个自治区级智能工厂、23家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
2025年,《呼和浩特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印发,要求到2026年,推动6个细分行业不少于35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不少于211家,特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少于100家。
“您好,我是赛罕区政务数智人‘AI小赛’,非常乐意为您提供服务。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政务服务的问题或需求,请点击‘开始对话’并向我咨询,我会尽力为您解答和处理。”
走进赛罕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数智人“AI小赛”正在让办事群众从“窗口排队问询”向“指尖一键速查”转变,这背后是AI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AI 小赛”已累计服务超 2000人次,群众咨询满意度达98%。
“智慧化不是炫技,而是要解决‘暖气不热’‘停车困难’等这样的民生实事。”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妥鑫一语中的。
AI赋能政务提质增效,呼和浩特市91家单位在全区政务领域率先部署DeepSeek大模型。同时,正在推进全市信息化系统“应接尽接”,城市大脑接入全市109家单位353个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可接入、可展示、可应用、能协同,做到了层层穿透。
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汇集52个mile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部门147亿条数据,治理形成4个基础库、5个专题库和15个高质量数据集。
为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呼和浩特市正全力推进“P4”级数据应用实验室建设,同步筹建城市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着力打造集“算力支撑—数据共享—安全防护”于一体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
“截至目前,实验室已完成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数据汇聚平台等核心系统的安全防护建设,具备数据应用全生命周期监测能力,并建立常态化合规运营机制,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王阳告诉记者。(记者 郑学良)
入汛以来,多轮强降雨过程接踵而至,兴安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截至7月底,兴安盟平均降水量达296.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5.1%。…
8月4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视频会议,对全区教育系统mile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暑期安全工作进行再调度再部署。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紧盯关键,分类施治,做好各项安全工作;要全面开展全区教育系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紧盯消防、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校舍设施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关键环节风险隐患,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做到闭环处置;要抓严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严格落实高等院校、实习单位双重安全指导责任,强化实习基地安全准入,开展学生实习实践安全培训等;要抓实“校园餐”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强化食材采购源头管控、加工制作过程监管、监控食品添加剂使用;要协同抓好防溺水工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充分发挥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机制,对辖区水域安全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重点水域“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要家校社协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重点引导家长关注未成年人违规骑行、随意横穿马路、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等问题;要抓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坚决杜绝中小学生违规补课、提前开学等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要做好校外培训安全监管工作。…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