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自贡8月8日消息(记者 王颖 实习记者 左皓心)近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采访队伍走进自贡,探访四川大禹米乐智能科技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见证这家有着48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如何在民营经济发展浪潮中,以智能化转型为引擎,驱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绘就四川工业增速新图景。
走进大禹机械的生产车间,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DY-MIS智造系统如同“智慧大脑”,实时调度着生产各环节,机械臂精准作业,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更新,清晰呈现订单进度与产品质量,与传统离散制造车间的景象截然不同。
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起源于1976年的国营机械厂,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流体密封领域的先行者。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米乐智能科技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公司深耕流体密封制造与系统解决方案,产品覆盖石油、化工、电力等20余个行业,累计服务超3000家企业,是中国密封领域一张闪亮的“工业名片”。
然而,随着企业发展,订单碎片化、工艺复杂化等难题逐渐凸显。2018年,大禹机械踏上智改数转之路,历时七年自主研发出“DY-MIS智造系统”。该系统攻克了离散制造行业痛点,使生产效率提升35%,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实现了资金小投入、效率大提升的转变。
凭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成果,大禹机械成功获评“四川省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成为区域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幅超25%,车间年生产密封件达5万套,有力支撑了高端装备国产化需求。2025年,公司营收目标锁定1.2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谈及未来,大禹机械计划三年内将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7%,并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工厂体系,采用“轻量化云平台+模块化边缘盒+即插即用终端”的柔性架构,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可复制的智改数转路径。
从老牌机械厂到智能工厂,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的转型之路,是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
凭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成果,大禹机械成功获评“四川省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成为区域智能制造标杆企业。